听新闻
放大镜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提到的“战时”是什么?
2023-02-27 09:15:00  来源: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二十)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二十一)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五十一条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望海楼说法-延伸阅读放眼世界各国,法律关于“战时”要素大致有广义、狭义两种规定。在采广义说的国家中,战时分为“战时”和“视为战时”两种,前者包括内战、对外抵抗入侵之战的战争状态,后者则把处于普通刑事犯罪行为威胁的区域都称之为“战时状态区域”,如实行戒严、军事管制等区域。在我国,“战时”是军事刑法中极具特色的规则元素,在分则罪名,尤其是军事国防方面的犯罪,有多个罪名以“战时”为时间要素。我国《刑法》第 451 条明确了战时的概念:“本章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不难看出,我国对“战时”的界定相对较广,既包括严格意义上战时,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又包括战时要素的补充,学界通常所称之为准战时,即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学界有学者认为除法律规定的上述情况以外,“战时”还有应该包括的情况,如一国之军队为执行军事任务在他国之军事管辖区域的时间。我国有学者深刻指出:“‘战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还是一个空间概念。战地、战场上阵地、近阵地、军事集结地、军事行动区、战区、战国、敌占区等表述都包含战时的涵义。”

  来源:湘潭大学,崔苗苗,《论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客观要件》,2021

  编辑:褚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