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是梵语的音译,意思为“清净”。准提菩萨是佛教密宗莲华部六观音之一,相传生有三目十八臂,主破人间惑业。
扬州有一座明代古刹准提寺,扬州籍学者韦明铧写过一篇《悲欣准提寺》,记述了准提寺的前世今生。一天中午,我便去准提寺看一位老朋友。
我与这位朋友,本来极为熟悉,现在却有十多年无甚联系,同在一座城中,连偶遇的机会也少。这样下来,曾经极熟的两人现在也似乎和陌生人一样。前几日高中同学聚会,方才见了一回,也没有过多的交流。他和以前的样子大不相同。以前的他极为清秀,现在的他发福了许多,许多同学竟不认识他。我因事先了解了他的近况,虽觉得他有变化,但并非变化很大。不过,也许在他的眼中,倒是我和昔日大相径庭。
见过之后,知他在准提寺里有一间屋,卖些旧书。有老同学就说哪天去你那里淘些书,很有些兴致的样子。他婉言谢绝,说那些书你们肯定不会有兴趣的。我想大约是一些线装的可以收藏的古书,那确实是一般人所不懂的。以前的他喜书法、篆刻,会填词,文才极好。可高考失利,正是失在语文。
住扬州许多年,我竟不知准提寺这地方。其实就在个园旁边,里面极清静,虽说是一个民间收藏品交易市场,但极少看见人来,也没有什么游客。
走进去,一共有四进,大约就是所谓的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等四座建筑,但里面没有任何神像,更没有其他寺庙的繁盛香火,院内存古银杏一株,据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人少,环境就非常好,古寺庙的天然清静,在这一院落极有体现。有人说古寺当在冷僻之处,人迹罕至时,方不失为一方净土。香火鼎盛、随缘功德,说到底,总带着俗界的功利气息(梁晴《清闲尘梦》中梅谦石语)。这里虽不冷僻,但少有人来,卖古玩的摊位也极少看客和买主,更显出此地的寂寥。
第一次来,就觉得这里实在是一个喝茶的好地方,只可惜,来过几次,终没有喝成茶,我的这位老朋友已经转了地方,我一直也没有见到他。
最后去的一次,满墙的爬山虎已从深夏的浓绿转为初秋的浅黄,大约也只有它们在这个秋天不疑不惑。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