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东屏村
2018-06-26 10:20:00  来源:

   跨过那座周身爬满青藤的小石桥,就进入了东屏村。一股宁静古朴的农家风情扑面而来。驻足细看,村后是葱茏苍翠的连绵山丘,眼前是一条细细弯弯的小街。街的一边是连排的民居,一边是淙淙的小溪。一个老伯叼着旱烟,眯起双眼打量着我们。倒是那几条狗对我们这些闯入者毫不在意,径自玩闹。曾经到过不少的古镇、古村,如这般原生态的,还是第一个。 

  东屏村位于浙江三门横渡镇,因村东的东坑山形似一道帷屏,故名东屏。这里是三门县陈姓聚居的第一大村,至今尚存有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300多间。走进古村深处,仿佛就穿越到了古代。路是鹅卵石铺就,两边小草青青;墙是乱石垒成,底部青苔依依;窗是圆拱形的,洒满了人间烟火;门是木制的,轻轻一推“咿呀”作响。在这样幽静的深巷里徜徉,你可以怀旧也可以思古,浮躁的心渐渐趋于平静。

  在东屏,几乎每个宅院门前都有一块写着“某某道地”的牌子。经打听才明白,道地指的就是一个宅院。在东屏,大规模的道地还保存有多处,虽然已经破败,但从其遗迹上,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它当年的风韵和气派。我见到的第一个道地叫“石滩道地”。它建于清代早期,是一栋占地400多平方米的木结构双层四合院。正南是大石门,东边有二道门,三处出入口有回廊相连。因是在乱石滩上建起的,故名“石滩道地。”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东屏还有一个有名的道地,号称“华堂三台”。据《东屏村陈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海禁”开放以后,陈氏祖先经商有方,积累了大量财富,建成了以“华堂三台”为代表的民居建筑群。“华堂三台”中保存得最完好的是“陈方来民居”,也称“上新屋道地”。该道地坐北朝南,临街面溪,占地860平方米,二进院落。这座宅第的外观飞檐翘角,高高的马头墙玲珑秀气。内部大天井套着小天井,圆鼓形的柱墩刻着精美的图案。门窗上,梁柱上都雕龙画凤,古韵悠悠。据介绍,这个道地是东屏古民居的杰出代表,极具观赏价值,也为研究当地古民居的建筑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

  在时光的打磨中,东屏村的大部分民居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以往的精致和唯美,现在多只剩下依稀可见的印痕。穿梭在鹅卵石铺就的院落小巷中,看阳光在凹凹凸凸的石头上折射出斑驳的光影,我只能在想象中影印东屏村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华彩。好在2013年东屏村入围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县也成立了东屏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指挥部,在不破坏村落“原真性”的基础上,开始了局部修缮。

  走出村口那座石桥时,落日正舒缓地抚摸着这个古朴的村落,七彩的光晕把这个小村映衬得美丽而妖娆。一位老农担着刚从山上挖来的竹笋沿着村道缓缓而来。我不禁想起了那首歌:“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东屏古村不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吗。

  编辑:唐国琴  

上下篇导读

 · 懒汉的旧梦
 · 那些树们
 · 黄河滩上一块石头
 · 车祸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