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发扬和锤炼斗争精神
2022-04-29 15:21:00  来源: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担当、能斗争。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发扬和锤炼斗争精神,必须做到无畏、无私、无止。

  无畏,就是敢于迎难而上。在重大原则是非政治问题面前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较真。面对不正之风敢于亮剑,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担责,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敢拔硬钉子,事不避难、奋勇向前 。面对腐败分子的淫威不弯腰,面对腐朽思想的侵蚀挡得住,不为金钱、美女、权力、地位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迷,不为各色糖弹所中,不为“五子”(票子、位子、房子、妻子、孩子)失节, 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从政,老老实实办事、勤勤恳恳为民。

  无私,就是不计个人得失。私心重的人,遇事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凡事皆以私字为圆心、以利己为半径画圆,碰到矛盾困难畏缩不前,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共产党员要把个人利益摆在适当位置,在个人利益与党、国家、人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当代很多优秀共产党人都是这样做的,如钱学森不恋海外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献身航天事业;焦裕禄强忍肝痛不停步,带领兰考人民治风沙;孔繁森离母别妻,一腔热血洒高原;李素芝赴藏行医数十年,被藏族群众称为“菩萨门巴”;杨善洲辛勤耕耘三十载,留下万亩林场献国家;任长霞打恶除霸身先士卒,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三十五年,让一百四十万亩荒山披绿,带领十万农民脱贫;张玉滚献身山区教育十七载,让山里孩子圆了大学梦;王继才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默默坚守孤岛三十二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到艰苦地方奋勇斗争的光辉典范。

  无止,就是能够坚持不懈。事业无止境,斗争不停息。坚持斗争精神,关键在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革命理想高于天。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品格上高洁、行动上严谨,培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气节,保持“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定力。坚持斗争精神,难在持之以恒。有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能坚持斗争,在和平建设时期却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而败下阵来;有的人在事业初创、刚入仕途时斗志旺盛,当事业有成、位高权重时便被各种利益所诱而走了下坡路;有的人大半辈子能保持斗争精神,而到临近退休时却晚节不保。这都是没能慎终如始、放松斗争精神的结果。坚持斗争精神,贵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严格自律。要从一次戒起、从小事慎起、从细处抓起,防微杜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起考验、守得住防线,做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坚守本色、始终如一。

  (作者系安徽省金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退休干部)

  编辑:褚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