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红色金融史(三十三):川陕省工农银行的货币政策和业务活动
2021-04-30 12:20:00  来源: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检察院

  一、川陕省工农银行的货币政策

  关于本位基金,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一开始即认识到以银元为本位币,充实苏币的本位基金实力,事关银行和政府的信誉。如本位基金储备不足,一旦银元被挤兑,苏币的信用将崩塌,苏区经济后果不堪设想,新成立的苏维埃政府将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无立锥之地。

  1.确定苏币法定地位。1933年3月1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经济政策(草案)》,作出经济金融政策性部署和安排。对于以前的旧货币还可具体通行,但需兑换成苏币,具体规定是:“苏维埃区域内的旧货币,目前得在苏维埃区域内通行,并消灭行市的差别;但苏维埃对这些货币应加以清查并印盖图记,以资监督。苏维埃政府应发行苏维埃货币,并兑换旧的货币。”《苏区营业条例》中规定,苏维埃区域行使的货币为苏维埃工农银行的洋钞,一切商人不得拒绝使用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货币。其他外地的货币进入苏区,不许在市面上流通,只能兑换川陕苏币或向税收部门交税。依此一系列政府规定,川陕省工农银行确立发行的苏币在根据地内的法定地位。

  2.充实准备基金。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财经委员会主席郑义斋坚决执行集中现金的原则,充实工农银行基金,银行可以随时开兑,扩大钞票信用。1933年6月24日,《中共川陕省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讨论的斗争纲领》提出:“集中大批食盐、布匹、油与现金,扩大银行的威信。”

  川陕省工农银行采取金银储备和重要物资储备的办法充实发行基金,据《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边区、川陕边区史料》记载,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财产估计有:“大烟土20万斤(每两3元)、白耳100斤(每两23元)、出钞票200万元以上(苏洋)、出银元50万元以上(苏洋)、出铜元30万元以上(苏洋)、金子1000余两(值200万元)。其他活动的财产无统计。”除去发行的苏币不计入外,准备金筹集了包括烟土960万元、银耳将近4万元、黄金200万元,以银元为计数币种,依一斤为16两的旧衡制,基金总额达到了1200多万元。

  3.发行多种版别苏币。川陕省工农银行共发行银元、铜元、布币、纸币四种币材19种版别,其中纸币面额有壹串、叁串、壹元;布币有贰串、叁串、伍串、拾串、壹元;银元定额为壹元;铜币有大200文、小200文、500文。

  编辑: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