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一少年,孤苦无人怜;管教缺几番,而今进牢监。多亏检察院,对他不弃嫌;爱心送温暖,村民尽开颜……”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检察院派驻边临镇检察室主任李功恩,经常会想起这首打油诗。这是张集村支书张维田在给他的感谢信中的几句感言。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2013年12月,陵城区检察院未检科受理了一起未成年人抢劫、盗窃案。时任该院未检科科长的李功恩在审查案件时,发现16岁的犯罪嫌疑人张伟自称是孤儿,从小没人管。他立即启动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品行调查机制,到张伟生活的陵城镇张集村对他的成长历程开展调查。调查结果让他心生唏嘘。 原来张伟出生不久,母亲就与父亲离婚改嫁他乡,而他的爷爷、奶奶、父亲、叔叔等亲人也在几年内相继离世,十几岁的他就成了一名孤儿。 张伟从小未能上学,平日里就靠乡亲们相互接济生活。随着时日的流转,整日无所事事的他慢慢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开始学着小偷小摸,手头有点钱就泡在网吧里,没钱了再去偷。十几岁的张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走向歧途。 乡亲们好心的管教全成了耳旁风,听到刺耳的话,他还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很快,张伟便成了附近闻名的“人物”。直至在一次拦路抢劫时,他将受害人打成了重伤。综合案情和调查情况,陵城区检察院依法对张伟作出批捕决定。最终,张伟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 案子办完了,可检察官李功恩的心却仍是沉甸甸的,始终放不下这个孩子。他想起在提审时,张伟反复念叨的一句话:“我要是有个户口,能找个工作,也就不会去偷去抢了。”于是,他又一次赶到了张集村,找到了村支书张维田,进一步了解调查张伟的有关情况。 因为生母改嫁,亲人离世,加上缺少医院的出生证明,这些年张伟确实无法办理户口。因为没有合法户口和身份证明,张伟找工作到处碰壁,即使有熟人帮忙介绍工作,往往拿到的工资也比其他同事少很大一块,且时常被辞退。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在向院领导汇报征得同意和支持后,李功恩开始积极与公安部门协调,一起详细调查张伟的实际情况,补齐了各项所需的证明、材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李功恩终于帮张伟补办了户口,并赶在春节前把户口本送到了张伟的手上。从此,他与张伟结成了帮扶对子,不时就去山东省少管所看望张伟,与他谈心,教育引导他正视错误,努力改造。 “在审查这个案子的时候,我们都为这个孩子的身世感到惋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走上这条路,有家庭的原因,更有社会的责任。这几年,张伟一直表现得很好,明年这时候他就可以出来了,为了让他出狱后能够有个出路,我们会继续对他进行帮扶,帮助他学个技术,找份工作,让他能尽快地融入社会,开始新的人生。”李功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