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情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醋也能够置身开门七件事里。柴米油盐之重要可想而知,而醋的魅力何在?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醋,一次吃鱼的时候卡了喉咙,母亲端来一小碗黄黑的液体,威逼利诱我喝下之后,鱼刺是下去了,但对醋却平添了一种反感。认为醋就是药,虽然有用,但酸苦更是事实。
相传醋是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或许是因为功夫不到家,酿酒的技术火候掌握不及老父,又或许是忘性太大,直到二十一日之后的黄昏酉时,才恍然想起作坊里还有那么一坛子东西的存在,急匆匆再去开启,酒的香甜是没有了,多的是那种捂馊了的酸苦之味。黑塔将这奇怪的东西放进嘴里尝了尝,讶异这味道之独特,于是这新发明的“饮料”就被称为“醋”。
醋多用米谷和高粱等发酵而成,市场上看到的有米醋、陈醋、香醋、麸醋等。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也可以酿成各种果醋,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成品风味迥异。
不管是哪种醋,都逃不开一个“酸”字。虽然未成熟的李子和杨梅也酸得可以,但酸溜溜的感觉绝对超不过醋。醋的最大功用是调味,吃饺子、拌凉面绝对缺不了醋。传统名菜如爆炒腰花、糖醋鲤鱼、醋烹虾仁、老醋蛰头,都以“醋”为调味关键。离开了醋,恐怕很多菜都难以成味成型。所以,“醋熘”、“醋烹”、“糖醋”等技法历来被各路厨师所研习。在一定程度上说,厨师帽子的高度有时也取决于使醋的本领。
其实醋不单单是厨房里的粗使丫鬟,它也可以登堂入室成为高档餐桌上的上佳饮品,比如有名的苹果醋和香妃醋。不善饮酒的人记得上桌之前手握一瓶苹果醋,就万夫不当了。
古时有文人喜欢卖弄,所做文章离理想很近距现实很远,于是被冠之以“酸文假醋”。还有更多对醋的称谓,不在厨房,不在厅堂,而是卧室。不管是哪一方接了个较为暧昧的电话,电话挂断的那一刻,都会关照一声———不要吃醋哦!其实这里有个典故:唐太宗李世民当年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李世民料到是房夫人不肯答应,就派太监持一壶“毒酒”传旨房夫人,如不接受这几名美妾,即赐饮毒酒。夫人面无惧色,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并未丧命,原来壶中装的是醋。
我不太习惯什么菜里都放点醋,但鉴于小时候被鱼刺卡过的教训,我一般都会在餐桌上备上一瓶醋。那天我在超市里选购白醋,后面有人拍了一下肩膀,回头一看是我楼上邻居。
“买醋呐您?”邻居一脸坏笑地问,“你知道什么是四大名醋吗?”这怎么难得倒我,我掰起手指头道:“这四大名醋啊,是江苏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福建永春老醋、四川保宁麸醋……”
她挥手打断我,“你想哪去了,我说的是独孤皇后、房卢氏、河东狮柳氏,还有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