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党担当 ——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2022-01-27 14:31:00  来源:学习强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诉求,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维护世界和平

  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中国军队在维和行动中,既为冲突国家和地区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也积极参与医疗卫生、人道救援、环境保护、民生发展、社会重建等工作,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产品,努力为当地人民点亮发展的希望。30年来,中国军队累计新建和修复道路1.7万多千米、桥梁300多座,排除地雷及未爆炸物1.4万余枚,完成大量平整场地、维修机场、搭建板房、构筑防御工事等工程保障任务,累计接诊救治病人、抢救伤员24.6万余人次。在极度贫水的苏丹达尔富尔,中国工兵分队给水官兵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当地打井14口,有效缓解当地人民的饮水难题。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让-皮埃尔•拉克鲁瓦指出,中国是全球十大维和部队出兵国之一,目前大约有2500多名中国维和人员在世界多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感谢他们的“奉献精神”。中国维和官兵不仅是和平的守护人,还是友谊的传播者。中国赴刚果(金)医疗分队与驻地布卡武市“国际儿童村”结成对子,用真情传递爱心和温暖,中国女官兵被孩子们亲切称作“中国妈妈”。

  致力减贫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多年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2012年以来,中国共举办130余期国际减贫培训班,传授中国扶贫经验,来自116个国家(组织)的官员参加培训。2015年,中国宣布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用于支持国际社会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探索多边援助新模式,吸引了国际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丰富发展了人类反贫困理论,提振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信心,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作为投身国际发展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9年11月,中国累计派出援外医疗人员2.6万人次,先后远赴亚、非、拉、欧和大洋洲的71个国家。一代又一代援外医务工作者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受援国基层,直接服务普通民众,累计诊治患者约2.8亿人次。约2000人次援外医务工作者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总统勋章等各种国家级荣誉,51名队员因公牺牲在异国他乡。

  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自2013年提出以来,截至2021年6月,全球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参与国民众带来切实福祉和便利。通过共商共建,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内陆国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斯里兰卡人民实现了建造现代化铁路的梦想,非洲偏远地区居民用上了卫星电视,等等。正如吉布提外长优素福所说,“吉方很高兴能参与这一重大全球性倡议,通过这一伟大倡议致力于造福人民,实现和谐发展”。即便是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和投资也保持良好势头,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逆势增长,全年开行超过1.2万列,同比上升50%,通达境外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比2019年底增加了37个城市。中欧班列运输大量抗疫物资,成为中欧之间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为维护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等国舆论围绕“一带一路”的理性反思也在增长。美国《财富》网站发表题为“美国别老盼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失败”的文章,称特朗普政府花了四年时间试图诋毁“一带一路”,批评其具有“掠夺性”,散布未经证实的“债务陷阱”谣言,并施压盟友和伙伴不要加入,但策略失败。文章指出,因为上述指责并不能反映中方大多数投资的实际情况。自2017年至2019年,几十个拉美国家加入“一带一路”;东欧和南欧地区的几乎所有北约成员都与“一带一路”建立联系。“一带一路”提供了一系列美国没法提供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福利,包括危机时施以援手。

  团结抗击疫情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中国外交积极投身国内和全球抗疫,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延伸至全球。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截至2021年11月,已向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7亿剂疫苗,居世界各国之首,为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向各国提供3500亿只口罩、40亿件防护服、60亿份检测试剂盒;积极推进药物、疫苗研发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促进疫苗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在全球健康峰会上以“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当前,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疫苗研发和生产大国要负起责任,多提供一些疫苗给有急需的发展中国家,支持本国企业同有能力的国家开展联合研究、授权生产。多边金融机构应该为发展中国家采购疫苗提供包容性的融资支持。世界卫生组织要加速推进“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为了进一步帮助世界各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将尽己所能对外提供更多疫苗;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也支持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早日就此作出决定;倡议设立疫苗合作国际论坛,由疫苗生产研发国家、企业、利益攸关方一道探讨如何推进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中国迅速展开疫情防控、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向世界提供物资支持、派出医疗专家组的成功实践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民调数据显示,44.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东南亚地区抗疫贡献最大,远超第二名日本的18.2%。美、德、法三国知名智库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表明,新冠疫情后三国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知显著增强。2020年1月,13%的法国受访者、12%的德国受访者和6%的美国受访者把中国视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同年5月这一比例分别上升到28%、20%和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时,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将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价值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褚钰婷